品牌资讯|品牌设计从“平面”到“空间”:如何通过设计打破行业常规?

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,传统的平面设计在品牌表达中仍具有重要作用,但随着消费者对品牌体验需求的提升,单一的平面设计已无法满足复杂多变的品牌传播需求。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从“平面”设计延展到“空间”设计,将品牌价值通过多维度的方式呈现出来。  

 

空间设计不仅能增强品牌的沉浸式体验,还能打破传统行业的设计边界。例如,苹果通过其极简风格的线下旗舰店将“创新与科技”的品牌理念融入空间;星巴克则通过不同城市门店的本地化设计传递品牌温度。在这样的趋势下,品牌如何通过从平面到空间的设计转型打破行业常规,成为了关键议题。  

 

2. 概念分析

 

2.1 平面设计与空间设计的区别


平面设计:主要表现为视觉平面的传播,如Logo设计、海报、包装、广告等,重在传递信息、构建品牌识别系统。  
 

空间设计: 通过立体的形式将品牌理念融入到场景之中,如展厅设计、零售空间设计、品牌体验中心等,强调互动性与沉浸感。

 

2.2 空间设计的品牌意义


1. 强化品牌认知: 空间设计通过视觉、触觉、嗅觉等多感官体验,让消费者能够深刻感知品牌价值。  


2.创造独特记忆点: 与仅依赖视觉的平面设计相比,空间设计可以让消费者在互动中留下深刻印象,从而形成差异化优势。  


3. 提升品牌互动性: 空间设计通过可触摸、可参与的方式,让消费者成为品牌体验的一部分,进一步增强品牌情感连接。  

 

2.3 行业现状与痛点


同质化严重: 很多行业内的品牌门店设计千篇一律,缺乏个性化表达。

 
体验感不足:消费者难以通过传统的设计形式建立与品牌的情感连接。  


缺乏整合:平面与空间设计割裂,品牌表达不够完整,无法实现传播效益最大化。  

 

3. 执行路径

 

3.1 打破常规的策略


1. 从品牌理念出发设计空间


   空间设计不仅是物理层面的布局,更是品牌文化的具象化表达。例如,耐克的“House of Innovation”以动态运动为设计核心,展现品牌的科技与创新精神。  

 

2. 融入科技与互动体验 


 利用增强现实(AR)或虚拟现实(VR)技术,打造数字与实体融合的互动场景。  


在空间中设计数字化屏幕或互动装置,让消费者参与到品牌活动中,创造独特的沉浸式体验。  

 

3. 强调本地化与文化结合


   将品牌的全球战略与当地文化结合起来,通过空间设计实现品牌的本地化表达。例如,星巴克在不同国家推出独特设计的门店,将品牌融入当地文化元素中,增强消费者的亲近感。  

 

3.2 执行步骤


1. 研究与调研:


分析目标消费者的偏好与需求,结合空间场景对品牌核心价值进行剖析。  


研究行业标杆案例,挖掘差异化设计的可能性。

 

2. 视觉语言与空间语言的结合:


品牌VI设计中的核心元素(如配色、字体、图形)延展至空间设计中。  
 

通过材料、灯光、形态等空间元素重现品牌调性。  

 

3. 全流程设计管控:


概念阶段: 制定空间设计概念,构建品牌故事。  


设计阶段: 完成平面布局、立面设计、互动设计等细节工作,确保设计完整性与创新性。  


实施阶段:在施工中严格把控设计与落地的匹配度,确保最终呈现的效果。  

 

4. 测试与反馈:


   在空间设计落地后,通过消费者反馈数据不断优化,确保品牌体验符合目标受众预期。  

 

从“平面”到“空间”的品牌设计转型,是品牌与消费者建立深度连接的重要路径。通过将平面设计的视觉识别延伸至空间设计的沉浸式体验中,企业能够强化品牌记忆点、提升消费者参与感,并打破同质化的行业局限。  

 

在实施过程中,企业需要基于品牌核心价值,结合消费者需求与科技创新,实现从平面到空间的全维度整合设计。在未来,品牌视觉语言的全面化、多感官化将成为塑造品牌差异化与长期竞争力的关键。

 

文章整理:琥珀的心 |Date:26th December  2024 | 浒魄品牌视觉创意实验室 (深圳)| Hupool Brand Visual Creativity Laboratory (Shenzhen) | The picture is taken from the Internet and the copyright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copyright owner。

从“平面”到“空间”的品牌设计转型,是品牌与消费者建立深度连接的重要路径。